[摘要] 近日,有长春市民反映,在长春市朝阳区昂昂溪路一侧,有一片方砖铺设的区域,但特殊的是,这里的方砖是那种凹凸不平的方砖,而不是平整的,走在上面感觉十分“硌脚”。
近日,有长春市民反映,在长春市朝阳区昂昂溪路一侧,有一片方砖铺设的区域,但特殊的是,这里的方砖是那种凹凸不平的方砖,而不是平整的,走在上面感觉十分“硌脚”。
“这些方砖可能不是人行道方砖,是不是应该有其他用途呢?”该市民称。
昨日上午,新文化记者来到了市民反映的昂昂溪路上。从工农大路到南湖大路的一段昂昂溪路长约400米,昂昂溪路东侧是正常的人行道,西侧靠近南湖公园围墙边的“人行道”则是用带孔方砖铺设而成的,宽约1.5米,方砖呈浅绿色,孔很大,但看上去却十分规整,走在上面真有一些“硌脚”的感觉。
记者注意到,用这种方砖铺成的路在南湖公园门口处消失,通过公园门口后又重新接上了。
那么,这种用带孔方砖铺成的路到底是不是人行道?还有是有栽种草木等植物的其他用途呢?
长春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这应该是用“海绵城市”理念铺设成的人行道。
他说,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,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弹性”,下雨时吸水、蓄水、渗水、净水,需要时将蓄存的水“释放”并加以利用。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,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,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,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、渗透和净化,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,要统筹自然降水、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,协调给水、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,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。
作为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,城市道路“海绵”建设尤为重要。以往人行道最上层铺的是花砖,下面依次是水泥砂浆、水泥稳定碎石和灰土,吸水、透水效果不佳,雨水会直接排到行车道上的排水井里,雨大时会引发城市内涝。而这种用“海绵城市”理念铺设成的人行道,方砖的空隙直接可以吸收雨水,并且蓄水和渗水。在设计理念上主要通过下沉集水等途径,以“慢排缓释”和“源头分散”控制为主,借助自然力量排水,逐步恢复城市生态系统,让水循环更加接近自然状态。
免责声明:凡注明“来源:房天下”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,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;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;文中所涉面积,如无特殊说明,均为建筑面积;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,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。